孩子吃点苦,将来经摔打

来源:东方资讯 2023-06-27 09:37:39


(相关资料图)

在父母眼里,孩子是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摔了”,总想竭尽全力保护孩子。可总有一天,温室里的花朵需要踏入社会,开始独立生活。所以,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宠爱溺爱,而是要让他在适当时候吃点“苦头”。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识奥秘,培养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形成”。

很多家长意识到了这种教育的重要性,于是在家庭教育中开始融入“吃苦”要素。一项调查显示,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吃苦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类,如体验农村生活、野外拓展训练、暑期打工、贫困地区短期生活、参访革命老区等。不可否认,这些形式能帮助孩子有所成长,但如果“吃苦教育”只是让孩子去体验贫穷、刻意为之,就会使他简单认为“吃苦”就是“饿其体肤”,意义并不大。“吃苦教育”的核心目的应该是培养抗挫折能力、顽强的意志力和战胜自我的能力,精神上的吃苦才是当代社会素质教育的重点。简单来说,就是让他一个人去经历挫折,体会现有条件下自己能拥有什么。真正的吃苦教育应当重于“果”轻于“形”。家长应该这么做:

多学习

这个学习指的是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的目的不是让孩子只会张口说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而是要其明白“吃苦”的真正意义。父母需要让孩子将吃苦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即在该吃苦的时候能“迎难而上”。

不干预

凡是孩子能够做到的事情,家长不要干预。正如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所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孩子会遇到困难,家长不干涉会让孩子逐步形成独立解决困难的习惯,从而自主成长。

勤合作

父母和孩子都是家庭的一分子,家庭事务应当让孩子参与。事情不怕小,就怕孩子形成惰性,哪怕让孩子扫扫地、擦擦桌子这种简单的家务,坚持下来就能培养他的责任感。并且在家务劳动中,孩子可以体会父母的辛劳,从而逐步形成勤俭持家的好习惯。

共苦难

父母最好能跟孩子共同经历一些挫折和苦难,让孩子体会到,遇到挫折时父母也要绞尽脑汁去面对。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无声的教育,孩子自然会逐渐坚强起来,因为他看到了爸爸妈妈是怎么面对困难的。

关键词:

Copyright @  2015-2022 99新科技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