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潮新闻 共享联盟·瑞安 林长凯 通讯员 林良爽 编辑 项锐
近日,全国首批5个非遗学田野教学基地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成立,瑞安木活字印刷田野教学基地榜上有名。另外4个分别是:西塘传统村落非遗田野教学基地、杨柳青年画田野教学基地、南通蓝印花布田野教学基地和天津皇会田野教学基地。
成立现场,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非遗中心与5个基地的合作方签署了合作协议。著名作家、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为基地授牌。冯骥才表示,非遗学的本质是一门田野科学,“凡是理论上不明白的,田野里全有解释。”
在他看来,田野是非遗的一本大书,因此田野教学基地不是采风点,更不是文化的观光点,而是非遗学的课堂,是教研的工作站,是人才培养的基地,“非遗人才不是从教室走出去的,而是从田野走出来的。”
建立非遗学田野教学基地,正是非遗教育走出的关键一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非遗中心主任耿涵介绍,经过长时间的考察调研,选取了五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非遗空间——瑞安木活字印刷、西塘传统村落非遗、杨柳青年画、南通蓝印花布和天津皇会,与其所在地政府或其保护传承机构共同建立起第一批五个非遗学田野教学基地。
据了解,非遗学田野教学基地建立之后将把非遗学的教研与非遗所在地的专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共同确定科研项目,在田野上找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还将把基地的科研项目作为教研课题,让学生全程参与,从而在田野实践中认知非遗的性质、特征与规律,学习非遗学的理论,掌握非遗学科研的方法,深入了解非遗的现实,关切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命运与发展,树立对非遗事业的责任感。
瑞安木活字印刷术浙江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钏巧表示,这既是荣誉也是责任,他们一定会履行好教学基地的相关任务,为我国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保驾护航;也希望老师同学们深入田野,和传承人打成一片,了解传承人的所思所想,帮助解决传承中的困难。
2003年,东源村修建了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展示馆,展示馆内完整保存了27个木活字印刷版面和4万个字模。木活字印刷术相继于2008年、2010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15-2022 99新科技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